目的:通过研究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2、IL-6、IL-8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给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探讨RSV感染的免疫致病机制。方法:收集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在长春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并被诊断为单纯RSV感染的儿童112例做为观察组,健康体检儿童100例做为对照组进行研究。收集观察组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根据有无喘息症状,分为喘息组和无喘息组。分析各组RSV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IL-2、IL-6、IL-8和TNF-α的水平,以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RSV感染儿童病情程度和有无喘息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RSV感染的一般情况,性别分布:男性60例,女性52例,不同性别发生RSV感染的概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571,P=0.450)。年龄分布:112例RSV阳性患儿中,≤6月龄23.21%(26/112)、6GSI-IX)、鼻塞流涕(10.71%)、呼吸困难(19.64%)、紫绀(8.93%)表现,肺部听诊可闻及喘鸣音(65.79%)、湿啰音Bionic design(36.61%)、干啰音(13.39%)。观察组中,WBC计数升高23例(20.53%),无变化78例(69.65%),降低 11 例(9.83%);NEUT%升高19例(16.96%),LYM%升高73例(65.18%),hs-CRP升高19例(16.96%)。影像学检查可有肺纹理增多模糊(32.14%)、斑片影(38.39%)、大片更多阴影、实变(4.46%)、肺气肿(16.07%)表现。临床诊断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36%)、急性喉炎(1.79%)、毛细支气管炎(41.07%)、急性支气管炎(13.39%)、支气管肺炎(33.93%)、大叶性肺炎(4.46%)。4.对照组、轻度组、重度组血清中IL-1β、IL-2、IL-6、IL-8和TNF-α的含量依次升高,三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SV感染患儿的病情程度与IL-6、IL-8和TNF-α均呈正相关(P<0.05)。5.与无喘息组相比,喘息组患儿的TNF-α和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1.RSV感染患儿无明显性别差异。RSV感染在6个月以内的婴儿中更易发生。2.RSV感染的流行主要集中在冬春季。3.RSV感染患儿临床表现以咳嗽、喘息为主,肺部听诊多可闻及喘鸣音和湿啰音。4.RSV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数大多相对增高。胸部影像学表现以散在斑片状影和肺纹理增多模糊多见。5.RSV感染所致的主要疾病为毛细支气管炎,其次为支气管肺炎。6.IL-1β、IL-2、IL-6、IL-8和TNF-α都参与了RSV感染后的炎症反应。7.RSV感染患儿病情程度与IL-6、IL-8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8.IL-6和TNF-α涉及RSV感染患儿的喘息的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