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估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加强气管插管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呼吸衰竭患者83例,调查气管插管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和产生原因,针对发生原因共同探讨制定干预措施。结果 83例患者中19例(22.89%)发生相关性压力损伤,共发生压力损伤25处,其中13例患者发生1处,6例发生2处,其中发生部位最多的为唇部9处(36.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使用一次性牙套固定器、气管插管置留时间、插管时活动力、插管时潮湿评分、插管时活动力评分、插管时摩擦/剪切评分与患者发生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声门下吸引、插管时潮湿评分<2分Endodontic disinfection、插管时活动力评分<2分、插管时移动力评分<2分、插管时摩擦/剪切力评分<2分、气管导管留置时间≥7 d、固定器种类(一次性固定器)、年龄≥60岁均为呼吸衰竭VX-661采购气管插管selleck Entinostat患者发生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气管插管的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认识,尽可能规避气管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注意固定器种类、插管时的Braden评分等,以降低气管插管相关压力性损伤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