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入路玻璃体切除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后入路玻璃体切除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行后入路玻璃体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2 d是否发生高眼压分为发生组(27例)和未发生组(55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后入路玻璃体切除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生的危Dolutegravir试剂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组患者硅油填充、联合白内障手术、全视网膜光凝、术后玻璃体出血、高度近视、合并糖尿病、术后体位不当、术后前房剧烈炎症反应占比分别为92.59%、33.33%、37.04%、18.52%、29.63%、66.67%、74.07%、62.96%,均高于未发生组的70.91%、14.55%、16.36%、3.64%、9.09%、30.91%、36.36%、3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C59别、年龄、是否保留晶状体、眼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硅油Medial osteoarthritis填充、联合白内障手术、全视网膜光凝、术后玻璃体出血、高度近视、合并糖尿病、术后体位不当、术后前房剧烈炎症反应为后入路玻璃体切除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生的危险因素(OR=2.305、2.284、2.111、2.164、2.056、2.257、2.289、2.303, P<0.05)。结论 影响后入路玻璃体切除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硅油填充、联合白内障手术、全视网膜光凝、术后玻璃体出血、高度近视、合并糖尿病、术后体位不当、术后前房剧烈炎症反应,临床可据此对有以上特征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及干预,以降低后入路玻璃体切除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发生几率,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