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单中心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的回顾性分析,探讨PGIL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自2000年9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初诊的PGIL患者共10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84名。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检验指标、计算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 SIRI)、影像学检查、电子内镜下表现、治疗方式、疗效等。采用Lugano及Ann Arbor分期。依照国际预后评分(IPI)进行预后评分及危险度分层。总生存期(OS)指病理组织活检确诊之日起至死亡日期,存活患者为随访截止日期。数据采用SPSS2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数表示,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偏态分布使用中位数/范围表示,组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将P<0.05的单因素纳入COX多因素生存分析。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ROC曲线分析SIRI对疾病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1.8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30例,男女比例1.8:1。84例患者年龄分布呈单峰状,发病高峰49岁,中位发病年龄55岁,以中老年患者为主。2.84例患者临床表现以腹痛40例(47.6%)为主,其次为贫血39例(46.4%),腹痛伴腹胀15例(1genetic discrimination7.9%)、单纯腹胀患者14例(16.7%),肠梗阻3例(3.6%)、上消化道出血2例(2.4%)、黑便2例(2.4%),腹泻1例(1.2%)。最常见的首诊科室为普外科41例(48.8%),其次为消化科30例(35.7%)。3.84例患者中原发性胃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lymphoma,PGL)患者46例(54.8%),原发性肠淋巴瘤(Primary intestinal lymphoma,PIL)33例(39.3%),胃肠道合并组5例(6%)。PMAPK抑制剂GL累及部位依次为胃窦部18例(39.1%)、胃体17例(36.9%)、多部位7例(15.2%)、胃底2例(4.3%)、胃角2例(4.3%);镜下表现以溃疡型病变26例(61.9%)为主。PIL累及部位依次为回肠14例(42.4%)、右半结肠8例(24.2%)、空肠5例(15.1%)、十二指肠4例(12.1%)、左半结肠2例(6%);镜下以隆起型病变10例(71.4%)为主AZD6738 molecular weight。4.84例患者中B细胞表型淋巴瘤80例(95.2%),T细胞表型淋巴瘤4例(4.8%)。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49例(61.2%),原发性胃DLBCL 29例(63%)、原发性肠DLBCL 15例(45.4%)、胃肠合并组DLBCL 5例(10.2%)。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共23例(27.3%),其中胃MALT淋巴瘤14例(30.4%),肠MALT淋巴瘤9例(27.2%),2例转化为DLBCL。Burkitt淋巴瘤(BL)4例,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2例。T细胞表型淋巴瘤中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associated T-cell lymphoma,EALT)3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not otherwise specified,PTCL-NOS)1例,NK/T细胞淋巴瘤2例。5.84例患者中LDH升高组23例(27.3%),β2-微球蛋白(β2-MG)升高组9例(10.7%)。27例患者行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32.1%),其中12例(44.4%)阳性,15例阴性(55.6%)。27例(32.4%)患者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出现骨髓浸润的患者2例(7.4%),行骨髓FISH检查者6例。84例患者中78例(92.9%)行CT检查,6例(7.1%)行PET-CT检查。6.84例患者使用Lugano分期,其中I期(I1期、I2期)患者21例(26.2%);Ⅱ期(II1期、II2期)患者26例(31.0%);ⅡE期患者18例(21.4%);IV期患者20例(21.4%)。7.进行疗效判定的患者58例(69%),其中达CR的患者30例(35.7%)、PR患者11例(13.1%)、SD患者2例(2.4%)、PD患者15例(17.9%)。总缓解率为70.6%。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LDH水平、Lugano分期、治疗中是否使用利妥昔单抗以及IPI评分与总缓解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SIRI对PGIL患者预后有预测作用(P<0.05),但预测能力差于IPI评分。K-M单因素生存分析示LDH、B症状、IPI预后评分、SIRI、病变位置与预后明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B症状、IPI评分、SIRI、与预后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SIRI≥3.0567、伴有B症状、IPI评分>2分是影响PGIL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PGIL好发于中老年人(49-60岁)男性患者,胃是最常见受累部位;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为主;细胞来源以B细胞为主,T细胞少见,病理类型以DLBCL为主,MALT淋巴瘤次之;2.SIRI对PGIL患者预后有预测作用,但预测能力差于IPI评分;3.影响预后的因素有LDH水平、B症状、Ann Arbor分期、IPI预后评分、SIRI及病变位置;4.SIRI≥3.0567、存在B症状及IPI评分>2分是影响PGIL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