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乳腺癌患者长期遭受癌肿侵袭,本身体质虚弱,外加之手术伤伐,气血更为亏虚,在气血亏虚之期再行化疗,容易致使化疗相关性肝损伤(chemotherapy-induced liver injury,CILI)的发生。通过网络药理学初步探索扶正养荣方对CILI的预防作用及可行性,然后进行临床研究验证,观察扶正养荣方预防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气血亏虚证患者CILI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为减轻及预防化疗期毒副作用提供临床依据及理论支持。方法:1.网络药理学研究:通过TCMSP、BATMANEGFR抑制剂-TCM、Gene Cards、Dis Ge NET、OMIM及Uniprot等数据库分别对扶正养荣方及CILI进行成分及靶点的获取。在Cytoscape及STRING数据库对扶正养荣方预防CILI网络进行可视化构建及蛋白互作PPI网络图的构建,并获得核心靶点。对交集靶点运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KEGG分析,在Omicshare进行可视化处理分析结果。使用Pub Chem、Chem3D、Auto Cock Tools等软件进行分子对接。2.临床研究:本次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中药预防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中药预防组予以常规化疗,且化疗前1周开始服用扶SBE-β-CD小鼠正养荣方,中药每个化疗周期服用2周;对照组单纯予以常规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整个化疗过程中肝功能异常及CILI的发生人数、出现停药指征的人数、出现停药指征后使用保肝药物的数量、肝功能损伤等级及分型等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网络药理学研究:扶正养荣方共得到143个有效化学成分,149个中药靶点,CILI共得到981个有效靶点,两者取交集靶点53个,关键靶点为TP53、TNF、VEGFA等。KEGG通路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等通路。生物学过程中包含如细胞对化学物质的应激等反应;分子功能中较为突出的是配体激活;细胞组成中膜阀和膜区为关键。分子对接显示核心靶点与作用成分有较高结合性。2.临床研究:中药预防组与对照组化疗前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通过用药效果进行观察,两组用药后的中医症候积分、肝功能出现异常情况的人数、化疗1周期后血浆ALT与AST水平、出现停药指征后使用保肝药物的数量等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周期后ALP、TBi L及暂停化疗的人数等个别指标通过中药预防后,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揭示了扶正养荣方中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等活性成分,主要在TP53、TNF、VEGFA等关键靶点,通过非酒精性脂肪肝、PI3K-Akt等通路对CILI起到预防作用。在主要的非酒精性脂肪肝通路中,其作用过程或为阻止自由基的形成、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的槲皮素、木犀草素等成分,作用于本通路,抑制TNF-α受体,达到对抗半胱天冬酶活化、抑制线粒体通透性增强的作用,从而减缓甚至阻止细胞凋亡;与此同时,木犀草素在氧化应激中的对抗作用,影响了本通路中导致肝细胞凋亡的CASP7靶点,抑制了肝细胞凋亡的通路过程,从而进行对CILI的预防。2.扶正养荣方可以加速患者气血亏虚状态的恢复,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Ccruise ship medical evacuationILI的发生,缩短恢复肝功能所需的时间,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