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产后出血并发肾功能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产妇产后出血并发肾功能损伤(AKI)的影响因素,为产妇产后出血肾损伤的预防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biomedical detection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9年6月台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产后大出血女性106例根据是否发生并发肾功能损伤分为AKI组和非AKI组,统计产后出血并发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根据其临床病理资料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产妇产后出血并发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106例产后出血产妇中出现肾功能损伤27例,发生率为25.47%。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总出血量、PTH、休RP56976浓度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APACHⅡ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娩方式、妊娠次数及妊娠期糖尿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产妇总出血量(OR=1.007)、PTH(OR=1.053)、休克(OR=12GSKJ4细胞培养.48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31.364)及APACHEⅡ评分(OR=2.122)为产妇产后出血并发肾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产妇产后出血存在并发AKI的风险,总出血量、PTH、休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APACHEⅡ评分为产妇产后出血并发肾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可通过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及监测手段以降低AKI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