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比较服用不同剂量的二甲硅油乳剂对患者肠道的祛泡效果,探讨较为恰当的二甲硅油乳剂服用剂量,在保证祛泡效果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减少结肠镜管道中二甲硅油乳剂的残留,降低结肠镜清洗难度。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于2022年8~11月在吉林省长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抽取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70名行结肠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并根据二甲硅油乳剂不同服用剂量将研究对象分别分为A组(对照组),B组(试验1组)和C组(试验2组)。三组患者服用聚乙二醇溶液的肠道清洁方案相同,但在当日检查前4~6小时服用聚乙二醇溶液剩余200 m L时,三组患者分别加入20 m L、10 m L、5 m L二甲硅油乳剂,混匀后服用。通过比较三组患者的肠道祛泡效果、清洁效果、肠道准备耐受性以及检查后的耐受性,结肠镜检查中盲肠插管率、进镜时间、退镜时间、生理盐水注射量以及病变检出情况和三组患者所使用的结肠镜钳子管道油污刷洗难易情况,从而确定较为恰当的二甲硅油乳剂使用剂量。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X~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调整显著性界值,以P<0.05/3=0.017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70例患者。其中A组57例,B组58例,C组55例。三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以及基础病史、检查指征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三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肠道祛泡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和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A组和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三组患者中糖尿病患者肠道祛泡得分较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肠道准备服药耐受性比较差异均caveolae mediated transcytosis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腹胀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和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三组患者盲肠插管率均为100%,三组患者在进镜时间、退镜时间和生理盐水注射量以及结肠镜检查诊断结果以及息肉/腺瘤检出情况上的比较差SB431542试剂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结肠镜钳子管道清洗时,selleck激酶抑制剂A组中有5条清洗难度为1级,2条清洗难度为2级;B组中有2条清洗难度为1级;C组中清洗难度均为0级,三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B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AC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结肠镜检查前,服用10 m L二甲硅油乳剂既能够保证祛泡效果,又能够降低结肠镜中油污残留风险,减轻结肠镜清洗难度。但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肠道祛泡的二甲硅油乳剂服用剂量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