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用药规律探析

目的 发掘中医药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组方特点和用药规律。方法 以“抑郁症”“肝郁脾虚”“中药”“复方”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搜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复方或中成药制剂。采用Excel 2013建立数据库,应用IBM SPSS Modeler 18.0、Graphpad prime 8.0、Cytoscape 3.7.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处理。结果 共获得组方100首,包含156味中药,累计出现频次1102次,治疗周期主要集中在4周和8周。对于用药频次≥20次的14味中药进行统购买D-Lin-MC3-DMA计分析,前3味高频中药分别是柴胡(80次)、甘草(78次)、白术(70次),柴胡和白术的用药剂量主要分布在10-15 g;甘草的用药剂量主要分布在3-10 Institute of Medicineg。在药味统计中,辛(8次,35%)、苦(6次,26%)、Lapatinib甘(4次,17%)出现频次较高;在药性统计中,温(5次,36%)、平(4次,29%)出现频次较高,无热性药物;在归经统计中,出现频次较高的为脾经(8次,24%)、肺经(7次,21%)、肝经(6次,18%)、心经(4次,12%)。柴胡-甘草,甘草-白术,柴胡-白术相配伍应用的支持度较高;聚类分析形成了4个聚类组合。结论 中药复方用药以理气药、补气药和补血药为主,采用疏解肝郁、健脾和中,养血和血的治法,理气之中兼以调血和胃。研究归纳出中药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用药组方规律,以期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撑,为新药研发提供新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