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对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内镜下疾病活动度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neutrophil to albumin ratio, NAR)对诊断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内镜下疾病活动度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2non-primary infection年3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诊治的141例确诊为UC患者的临床及内镜资料。根据Mayo内镜评分(MayoBafilomycin A1配制 endoscopic score, MES)分为内镜下疾病缓解组(MES≤1分,n=34)和内镜下疾病活动组(MES≥2分,n=107)。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差异,并分析NAR、CRP、ESR、FC、中性粒细胞计数、ALB与内镜下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比较NAR、CRP、ESR、FC单独诊断和NAR联合血液炎性指标诊断UC内镜下疾病活动度的能力。结果 内镜下疾病活动组UC患者的NAR、CRP、ESR、FC、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内镜下疾病缓解组,而ALB则低于内镜下疾病缓解组,检测值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均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ALB与内镜下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P<0.05),NAR、FC、CRP、ESR、中性粒细胞计数与内镜下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P<PLX5622小鼠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AR具有中等诊断性能,NAR、CRP、ESR三者联合能更好地判断内镜下疾病活动度。结论 NAR是判断UC患者内镜下疾病活动度的较好指标,NAR、CRP、ESR三者联合能更好地判断内镜下疾病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