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化疗药物水溶性差、生物利用性低和毒副作用大等缺点给癌症病人的治疗过程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因此,能够有效缓解这些问题的纳米药物载体亟待研究。近年来,两性离子材料表现出优秀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性能,构建基于两性离子材料为亲水层的纳米药物载体将有利于缓解小分子化疗药物的缺点。本文基于两性离子材料改性的树状大分子和两性离子多肽(EK7)制备了两种纳米载药系统,并研究了其制备条件、形貌粒径、抗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性能、药物释放和体内外抑瘤性能等。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为解决小分子化疗药物靶向性低,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本文第2章对第二代聚丙烯亚胺树状大分子(G2 PPI)进行两性离子化改性,同时修饰疏水性药物紫杉醇(PTX)和靶向肽c(RGDf C)合成了具有靶向基团的双亲性前药分子(PPIMPRRAD001采购C)。通过透析法制备PPIMPRC负载阿霉素(DOX)的纳米载药胶束(PPIMPRC-DOX)。PPIMPRC-DOX总载药量为32.45%,Tezacaftor溶解度具有较高的载药量。此外,PPIMPRC-DOX的水动力学粒径为93.1 nm,同时PPIMPRC-DOX具备电荷翻转的能力。PPIMPRC-DOX在纤维蛋白原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PPIMPRC-DOX相对于游离DOX具有更强的细胞毒性,以及在低p H的环境下具有更高的细胞摄取效率。(2)针对纳米药物载体合成步骤复杂的缺陷,本文第3章通过简单的点击反应将两性离子多肽(EK7)和丙烯酸十二烷基酯连接合成出具有p H响应的两亲性分子(EK-D),EK-D再通过物理包埋DOX制备出载药胶束(EK-D-DOX)。结果表明,EK-D-DEus-guided biopsyOX在p H 7.4具有良好的水溶液稳定性和抗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性能,然而EK-D-DOX在p H=5.5的条件下中会发生聚集,这有利于其在酸性条件下更容易被肿瘤细胞摄取。此外,EK-D-DOX在微酸环境下比在p H 7.4时,可以更多地释放DOX,在p H为5.5时DOX的积累释放量高达75.20%。更重要的是,EK-D-DOX相对于游离DOX具备更好的体内抑瘤效果,肿瘤抑制率为95.7%。EK-D-DOX比游离DOX不仅对正常组织具有更低的生物毒性,而且在小鼠体内具有更长的血液循环时间。